中国白酒有十二香型,每种香型风格各异,各美其美,而酱酒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消费者喜爱,它的香气独特,既有酱香的浓郁,又有粮香的幽雅,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经过酿酒师傅的巧手,化为一滴滴琼浆玉液。
酱酒的酿造绝非易事,其过程堪称一门艺术,需要精湛的技艺和优越的自然条件。3月9日,由中国酒业协会担任指导单位的“酿在竹海里·藏于丹霞地——赤水酱香酒专家品评会”在赤水市国家竹产业示范园区举行,品评会上,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黄平指出酱酒真正要做好,其关键在于自然环境条件、微生态环境以及传统酿造工艺。
近年来,酱酒热潮的兴起,让许多人爱上了喝酱酒,消费者对优质酱酒的需求越来越大,酱酒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大酒企纷纷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具创新性和个性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许多生产一线的专家也在研究如何酿造优质酱酒,如何提高酱酒质量。研究酿酒工艺多年的酿酒专家黄平认为:酱酒真正要做好,其关键在于自然环境条件,及微生态环境,其中微生态环境中有很多自然条件限制,比如气候条件,温湿度,微生物的聚集情况。
在自然环境方面,赤水产区酿造酱酒拥有得天独厚的酿造环境,其独特的九大环境优势为酱酒的高质量提供了坚守保障。
中海拔:赤水产区海拔221-1730米,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空气湿度适中,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的繁殖和发酵。
低纬度:赤水产区位于北纬28°,是中国白酒黄金酿酒带。
深河谷:显著的赤水河谷冬暖夏热气候,使得酿酒微生物能够在此繁衍生息,为酱酒酿造提供了丰富的微生物资源。
微风速:平均风速1.6米/秒,利于微生物群落栖息稳定繁殖生长。
生态水:赤水产区内有大小河流352条,水质优良率100%,富含多种矿物质,为酿造酱酒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优质水源。
红缨子:赤水产区盛产红缨子糯高粱,其淀粉、单宁含量高,皮厚耐蒸煮翻拌,是酿造酱酒的上乘原料。
紫红泥:赤水产区的紫红泥,富含矿物质,益于微生物生长并利于抑制杂菌,是酿制酱酒封窖的专用窖泥。
丹霞石:赤水产区有1300 km2丹霞地貌,拥有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壮观的丹霞石,是制作酒窖的上好材料。
竹海酿:赤水产区有132.8万亩竹林,其森林覆盖率贵州第一、全国前列。
九大优势为赤水产区的酱酒酿造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条件,让这里的酱酒在品质上能够独树一帜,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精湛的酿酒技艺更提高了赤水产区酱酒的高品质,使得赤水产区的酱酒深受消费者喜爱。赤水产区的产品到底如何?其酒体有何特别?3月20日,赤水产区政府及酒企将携全新产品亮相成都,这无疑是一次酱香型白酒的盛宴。
3月20日,第110届全国糖酒会期间,由赤水市人民政府主办,赤水酱香酒有限公司承办的“赤水酱酒产区推介暨赤水酱香酒产品发布会”将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酱酒馆)举行,届时将邀请众多协会领导、赤水市领导、行业专家、酒企领导共同围绕赤水产区发展、中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区等进行探讨,促进厂商协同共建,推动中国酒业蓬勃发展。
在推介会期间,消费者将有机会亲自品尝到赤水产区的美酒佳酿,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同时,这也将是赤水产区向全国展示其优质产品的绝佳机会,进一步提升赤水产区酱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让我们共同期待“赤水酱酒产区推介暨赤水酱香酒产品发布会”的盛大开幕,相信赤水产区的酱酒定会在第110届全国糖酒会期间掀起一股热潮。